298981_260499967323064_186214704751591_781363_1037391063_n.jpg  250173_228299247183533_100000103797927_1026919_6385551_n.jpg  

「DJ」一個容易讓人掉入迷思的「形容詞」,像是彩色糖衣站在台上的絢爛包裝裡其實是窮苦的藝術者。因為認識一些DJ朋友,開始注視到DJ職業,它其實像我在做文創行銷所遇到台灣文創產業裡藝術家問題都一樣。都是小眾市場,在裡頭的人都有熱情在行銷上遇上整合問題。電音DJ在台灣文創市場裡是非常特別的職業。它不會因為夜店派對文化普及而讓人覺得容易了解工作內容,相反地,許多DJ很難拓展自己品牌。

最近國片的熱潮又回來,一部部的國片輪番上陣,由藍正龍主演的「電 哪吒」之前,剛好,在今年五月時我看了一部由柯有倫主演的「走出五月」,其實這二部都是有關到DJ文化和音樂上的結合。如果以個人喜好,其實我比較喜歡「走出五月」這部戲。但想了解電音DJ或喜歡電音音樂的人看過這二部電影,可能會覺得和想像中不太一樣。

「電 哪吒」和「走出五月」二者片子的相似度其實是不一樣的,不過也有雷同之處。

1.將主角設定在熱愛電音DJ。

2.劇情裡都有愛情,親情的感情糾結包裝,「電 哪吒」像是港片警匪父子包裝,「走出五月」則是架構在愛情故事比例較重。

3.電音都結合傳統戲曲,「電 哪吒」結合陣頭文化,「走出五月」結合京劇文化。

4.真正主軸都在討論人之間的深層關係,都無關乎真正DJ職業描訴。

5.都有過往回憶影響主角重要的片段不斷在片中出現。

6.二者都有自我價值尋找以及過程。

可是,我會覺得劇情會把主角設定在某個職業上,其實代表這個職業在戲中是非常主要的核心價值,既然是核心卻沒有很深刻描寫出,台灣電影對於職業夢想達成片似乎是非常不拿手的???不像歐美電影在拍「吐司」,「奔騰年代」等是非常深刻推動。但「電 哪吒」和「走出五月」這二部片子似乎都和DJ和音樂連結度都沒有想像來的有厚度,當然,可能很多時候會考量到票房銷售問題。

由於,我很喜歡看電影,因為電影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媒體產業。當你看完一部片子,以近二個小時內它就能左右情緒能量影響以及思想。甚至是人生觀。即使考量票房銷售部份,但也是看劇情鋪陳功力。它若能強化這個部份的話是對職業文化推動是非常有幫助的。因為在台灣,所有藝術家推動是艱辛的。導演本身也是個藝術工作者。好比在「奔騰年代」,並不是每個人都了解賽馬師的工作,「奔騰年代」它也有友情等感情糾結情節,但它的故事鋪陳非常好,讓人會對賽馬師這個工作了解到許多,和馬之間如何建立信任,默契等,在片中賽馬師所面臨困境,如何突破困境創造心中要做到夢想。把核心價值能發揮到最大的影響就能感動到看電影的人,不全然要把職業技能描述很清楚。「奔騰年代」讓看的人不但了解賽馬師工作心境,也同時感動人心創造出口碑和票房。導演也有下部拍攝電影機會。

「電 哪吒」和「走出五月」在行銷上差異度很多,「電 哪吒」比較有行銷配套以及整合,行銷廣度算是高的,包括廣告,異業結合,演員宣傳活動,座談會等等。「電 哪吒」在行銷宣傳在強調DJ形像,會讓人以為它要描述的是一個年少陣頭仔要如何成為DJ夢想片,片中其實對主角職業理念著墨並不多,使得行銷上變成和電影之間有了灰色地帶。畢竟消費者會對行銷宣傳,而影響到要不要進去看片子的決定。

200127_183833231659343_181684135207586_411757_1017596_n.jpg   「走出五月」

「走出五月」行銷上較薄弱,但如果純以DJ角色探討度以及關係探討深度表現。我個人比較喜歡「走出五月」的設定,因為在「走出五月」中的DJ對音樂熱愛堅持度比較顯明篤定,他如何找到創作靈感來源以及堅持完成創作。在「電 哪吒」則反應出夜店文化的混亂,讓覺得這個戲中DJ定位變得更模糊。也可能讓原本電音DJ有感興趣的人去看有了落差感。主要「電 哪吒」它探討是人和人之間深層關係 ,而非發奮成為DJ的過程。

「走出五月」的音樂在電影中鋪陳比較明確,音樂本來就是電影聲音靈魂。電影是結合視覺,聽覺的產物。DJ角色結合音樂本來就是賣點之一,「電 哪吒」本身音樂也很好,但在電影裡它沒有特別要張顯這個部份。二部都是很努力的好片,「電 哪吒」現己上映,「走出五月」目前發行DVD了。總之,電影是個人娛樂喜好性選擇,沒有一定標準評論。

期待下次可以看到真正電音DJ故事的電影。。

電 哪吒官方blog:http://thespinkid.pixnet.net/blog
走出五月官方blog:http://goodbyemay.pixnet.net/blo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ykiki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